11月8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张妍在教科楼演奏厅作了题为“爱情之美——当代青年择偶偏好的行为与神经机制”的学术讲座。教育科学学院部分教师、大一到大四的部分学生参加了讲座。

张妍以“大家的择偶标准是什么?”的开放式问题引入主题,她基于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全面讲解了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历史变迁及现状,阐述了影响青年择偶的三个主要因素为面孔吸引力、人格特征和社会地位,并细致分析了相似性和互补性、内在和外在、依恋模式、失恋经历、恋爱状态、马基雅维利主义对大学生择偶偏好的影响。张妍教授的学术讲座旁征博引、观点新颖,学生们聚精会神的听讲座、做笔记。在答疑环节,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张妍一一作答,并就不同时代个体对配偶选择的标准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讲座让学生对“如何在大学收获一份美好爱情”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学的趣味和意义所在,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同学提供了一种针对现实心理需求而展开调查实验的研究范式,有助于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兴趣。
据悉,张妍在2006年至2013年曾在我校教育与科学学院工作,后调往华中科技大学,现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专业主任。在过去的七年来,坚持每年回我校与学生们进行学术交流,对学生毕业论文、考研备考、就业方向等方面给予指导。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文:张茂路、向敬;审核:王涛)